内容详情
2018年01月31日
姜堰附近的腊八粥
本文字数:652
★丁世雄
农历12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腊八这一天,姜堰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这是民间的一大习俗。
腊八粥往往因为各家的经济条件和饮食习惯而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起码要凑足八样食品,这样才称得上“腊八粥”。
我的老家在原洪林乡尤北村,现属娄庄镇洪林村。我记得小时候吃的腊八粥主要原料是大米,其次是黄豆、蚕豆(需脱皮)、豌豆、山芋、胡萝卜、红枣儿、芋头丁儿,再加切碎的青菜等八种食品,有时以糯米为主,将它们放在一起熬粥。
关于吃腊八粥,在姜堰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如来佛(即释迦牟尼)在未成正果以前,为了寻求一条救治苦难民众之路,在外奔波了6年之久,还未找到这条路。这天,他照样在外奔波,感到又饥又渴,昏倒在河边,被一个放牛的小姑娘发现了,她把自带的干粮和采摘的野菜、野果,一起熬粥给他吃,救了他一条小命。后来他成了如来佛,但他忘不了那顿香喷喷的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定为腊八节,仿照放牛的女孩子煮粥救佛,这样腊八粥随着佛家一起传入我国,后又从庙宇传入民间,这就是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由来。
以前,泰州光孝寺的腊八粥特别有名。据《地方志》记载,光孝寺建于东晋义熙年间,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悠久,为泰州寺庙的首刹,曾被宋高宗、宋徽宗敕寺名,宋高宗还将超度钦、徽二帝亡灵的道场设在光孝寺,一度声明显赫。
腊八这一天,泰州光孝寺的僧人半夜就起来熬腊八粥,施舍给大家,光孝寺的腊八粥比一般人家熬的腊八粥讲究。笔者有幸在去年腊八节乘公交车去泰州吃了一回腊八粥,那个口味实在是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