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27日
产业发展基金“四两拨千斤” 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区财政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缓解创新企业资金难题
本报记者 鲁敏 通讯员 李书军
本文字数:809
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财政筹资3亿元设立首期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据区财政局副局长王凯介绍,过去我区财政对产业支持大多是通过无偿拨款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投资项目分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被补助企业不能形成产业引领作用、财政资金不能实现资金滚动使用、多报冒领及灰色交易偶有发生等弊端。今年,区财政局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采取母基金股权投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先后跟进投资,这不仅缓解创新企业发展初期资金不足问题,而且充分放大财政资金产业引导作用。社会资金的集聚,资本供给效应的产生,为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规范运作好产业基金,真正发挥该基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区财政局专门委托泰州市盛鑫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基金日常管理;为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论证,区财政局聘请专业团队对项目初选、投前调查、明确投资建议、投后跟踪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此外,区政府成立了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相关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财政、发改、经信、科技、金融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每个拟投项目进行投票表决。
据悉,2017年我区产业引导基金已投项目3个。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基金投资5000万元,该公司在姜堰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中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制造基地,2017年预计年销售可达5000万元,税收300万元;江苏骤川新能源有限公司产业基金投资1000万元,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投产后预计年销售可达5亿元,对延长我区新能源产业链发挥积极作用;姜堰农商行产业基金投资1.28亿元参股农商行,占农商行总股本的5%。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积极拓展思路,通过设立子基金,引进战略投资者,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建立外聘专家库,加强对拟投项目的论证、对投项目的审计监督,切实降低投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