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27日
父亲(下)
本文字数:1670
◆周文
有时有些棘手的事情,队长也交由父亲去办,父亲总是本着公心,做圆满了。父亲的公正是全队公认的。在计划经济年代,生产队过年分肉、分粮食都靠父亲一把秤搭配,父亲本着一颗公心分给社员,社员没有不服的。过年杀猪,猪肉的肥瘦,好歹都是父亲一锤定音。父亲知道农民的甘苦,一年到头,就这点盼头,因此父亲深感使命神圣,没法不庄严。父亲从不以权谋私,相反却吃苦在人先,肉分到最后,轮到我家分时,就剩下别人不要的零碎肉,父亲到家,首先声明这些都是好肉,一点骨头都没有,父亲怕我们唠叨,还说生产队队长批准,多分二两,好像我们不是吃亏,而是吃甜了,零碎就零碎,有什么不好的。有时队长很感动父亲的吃苦精神,就分父亲一只猪头,这可是最大的奖赏,这个年有了这个猪头,就会过得神采飞扬。父亲喜笑颜开,吩咐我烧开水,把猪毛抹干净,再用旺火烧熟了,当夜就能吃到一小碗猪头肉,这时我会认为父亲是最好的人。直到现在,我吃到猪头肉总情不自禁,可父亲对母亲却私下说出实情,这些碎肉别人都不要,又都是好肉,我只好自己要了,好在母亲也通情达理,理解父亲,就是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又怎么办呢?母亲能体谅父亲的难处。
父亲没有别的爱好,就只有一个兴趣,喜欢听别人说书,讲故事,这是父亲唯一的一个兴趣爱好,但听来听去都是一本书,就是珍珠塔。我的印象里,听父亲这个珍珠塔不下数十次,父亲也听了数十回,依然津津有味,最精彩的《方卿考中七省巡按回家看望嫌贫爱富的姑母》那一段道情,父亲用沙哑的喉咙也能惟妙惟肖地学上几句,父亲吼那一段时,脸上能漾出甜蜜的笑。父亲记忆不好,对珍珠塔的情节却倒背如流。我就打击父亲,就这本破书,就你还傻兮兮地去听,不就是方卿小时候家里陡失三支天火,烧尽家产,姑母嫌贫爱富,要女儿和方卿解除婚约,表妹陈翠娥芳心不改,还资助方卿,方卿也不负厚望,拼命读书,高中头名状元,放了七省巡按。被皇帝要招为驸马,方卿不许,一心只爱陈翠娥。父亲听完已经到了下半夜,回家仍然“方兴未艾”,我问他听的什么书,父亲说是珍珠塔,又是珍珠塔,没劲!父亲遭此打击,依然热情不减,又讲情节,我又一句打击,除非呆子才要听珍珠塔,父亲的心情就暗了,以后遇到听珍珠塔,父亲仍然还要去听,从不中途退席,父亲对说书人顶礼膜拜,有时候还给说书人倒茶,发香烟给说书人,往往一本书结束,父亲要供应一包烟,那可是父亲花大价钱买的好烟,自己吃廉价烟。每次分肉都是我们孩子的节日,后来大家故意不去,要求队长补偿父亲,说今年的猪头还分给楼爹,大家都没有意见,我进去看到猪头,拿出吃奶的力气,拎着猪头一路小跑,回家报喜。
我小时候生病很勤,不知不觉就要生病一场,父亲就成了我的依靠,父亲用衣服将我包裹严实,抱在怀里,一路疾跑,只听见风声呼呼地响,父亲一气跑到诊所,对满目严肃的医生,一脸恭维,让父亲对摸不到深浅的医生肃然起敬,父亲的心就砰砰直响,大气不敢出,后来医生开始说,孩子着了凉,要注意保暖,我开一剂药吃吃就好了。
父亲仿佛转眼间就有了80多岁,仍然身体硬朗,能吃能做,能挑满满一担水,疾跑如飞,我和妹妹都想像父亲这样的体格一定能活100岁,父亲还喜欢打小麻将,父亲打麻将很稳健,有章法,不像我光给别人点炮,父亲小打小闹地赌,是输少赢多,这使父亲每回和别人聊起麻将经都有一种自豪感。
父亲高血糖,居高不下,有时候不小心碰个小口子就流血不止,住院治疗之后,父亲的身体就每况愈下,有了糖尿病的前兆,妹妹每次来都叫他不要再吃糖,父亲听烦了,生气地说,大不了一死。到最后父亲大小便失禁,父亲可能知道大限已到,变得你说什么他都不开口,脾气出奇地好,到最后医生也禁不起他的磨,他要求回家,话很少,也很少吃饭,我喂他,他就硬着头皮吃两口。我预感他不行了,就给妹妹打电话。父亲已经平静地去了,突然少了一个脾气急躁的老父亲和我唠叨,我一时不能适应,父亲的爱像大山一样凝重,他对我的爱是深藏不露,就是说有点内敛,现在我从外回家,再也没有了依门眺望的老父亲,辛苦而劳碌了一生的父亲,不禁潸然泪下,我已然目睹父亲慈祥安静的遗像,心说,亲爱的老父亲,你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