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30日
            
        
        “我和姜堰有三缘”
口述:宋岩(中天御苑居民) 整理:本报记者郁菲菲
本文字数:879
我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装备园区(白米镇)实践锻炼。我对姜堰发展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政策”,真的很贴心!
我和姜堰有“三缘”:一是成为姜堰党政青年人才,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扎根姜堰,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二是在姜堰安家落户,成为实实在在的“新姜堰人”;三是组织和领导牵线搭桥,让我结识爱人,组建家庭,让我此生缘定姜堰。
我的老家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2016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碰巧姜堰引进党政青年人才,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待遇丰厚,以及我对江南水乡的向往,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来姜工作。
初到姜堰着实有些失望,这座城市比我想象的要小,但是,既来之则安之。2016年首批党政青年人才迎新会上,也就是我入职第一天,就收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礼包”,获得了6万元人才“购房券”和3万元生活补贴,这让我这个外乡人顿时对姜堰刮目相看,姜堰人才政策不忽悠!
我认为一个城市能做到让百姓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那这座城市无疑是潜力巨大的,很明显姜堰就是其一。我在白米镇实习,挂靠曹新村,因为刚来,对路和村里事务不熟悉,村里每次都会有人接我去开会、走访、参与解决民事纠纷等。许多村民听说我是引进的人才,纷纷赞许,说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报道。除了这些,镇里还给我提供了寝室,就连一日三餐也不用我操心,这是连公务员都没有的待遇,对此我很感动。
与此同时,领导对我们人才工作和感情生活也非常关心,定期举办干部大讲堂、月度交流汇报、人才论坛等,还经常带我们游泰州逛姜堰,过节给我们买礼物,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很幸运的是,我在领导的牵引下认识了我的妻子,她是土生土长的姜堰人。现在,我们已经用组织提供的购房券和生活补贴买了房、安了家,我觉得很幸福。
姜堰这座小城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城市建设和发展都在有序进行,古朴中带有安宁与幸福,人们生活可以用安居乐业来形容。毫无疑问,今后我要留在姜堰工作生活。因为,她给予我太多太多。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会被安排到别的单位,但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时刻以“新姜堰人”自居,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姜堰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