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30日
            
        
        蓄势而发激情逐梦
——记江苏华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卫华
本文字数:1529
本报记者 颜禹铭 通讯员 刘力

人物档案
姓名:袁卫华
出生年月:1975年11月
职务: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时间:1996年
创业成果:“华飞科技”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
日前,记者到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董事长袁卫华正在忙碌。等待之余,记者走进车间,与职工王腊红聊了几句。王腊红告诉记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拉丝工,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也不大,每月工资2500元以上,这样的工资在周边企业里算是高的。与职工简单的沟通让记者看到了华飞企业的“人文关怀”。
随后,记者在与袁卫华交流中,听他一直强调成功离不开家属和员工对自己的支持,离不开政府和乡亲对自己的帮助。在他不断诉说着自己对于他人感激的背后,记者看到的是他的爱心、感恩心、责任心和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
1995年,袁卫华退伍回乡,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过硬驾驶技术,很快被溱潼镇一家化工厂录用为驾驶员。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袁卫华本可以这样安稳过好自己的人生,但是他的骨子里充满着创业的激情,催促他去实现心中久违的梦想。对商机,袁卫华有着敏锐的嗅觉。1996年,兴泰推进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油漆。袁卫华抓住契机,开了一家油漆店。经过7年奋斗,他净赚30多万元。
赚取了“第一桶金”后,袁卫华并未止步不前。他说:“人不能小富即满、小富即安,必须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于是他投资50万元办起了拉丝厂,成立江苏华飞不锈钢有限公司。
创业的路上并不平坦。袁卫华的拉丝厂在创业初期,也曾因为机器设备、生产工艺等原因致使企业亏损了10多万元。他凭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公司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并且新开高端拉丝生产线,形成了不锈钢氢退丝1500吨的生产能力,净赚利润300万元。
2008年,袁卫华注册成立江苏华飞合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不锈钢丝专业企业很快凭借高品质的产品抢占了不锈钢市场。
2011年,全国不锈钢行业普遍持续低迷,华飞的经营也受到了影响。“只有做技术革新的弄潮儿才能挺过去。”袁卫华当机立断,“企业要转型,设备要更新!”公司随即投入1000多万元实行技术改造,随后又加大投入引进国际先进的拉丝机设备,使其产品和检测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的华飞,依靠人才发展战略,凭借创新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模式,跃入全国同类行业前列,不锈钢丝防弹网、席型网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军事等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丝网生产厂家美国ATS定点供应商。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力。”袁卫华深知,只有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创新不断,才能推动华飞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2014年3月27日,“华飞科技”正式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天交所挂牌,我们打开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融资渠道一下子变宽了。”袁卫华介绍,这几年,公司通过多方融资,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内部管理,增强华飞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快进军高端不锈钢丝领域,实现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为未来正式上市苦练内功。
谈到未来的打算,袁卫华胸有成竹:“继续深推企业创新转型,培育发展新动力,寻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拓展发展新空间,力争站稳高端不锈钢领域市场。”袁卫华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里容许止橹享乐?
“人能对社会作多大贡献,就要作多大贡献,企业要与员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袁卫华创业成功后,一直不曾忘记政府与村民们给予自己的支持,不曾忘记家属对自己的支持,他持续回馈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汶川地震,他交纳特殊党费3000元。扶贫解困,他每年捐赠4万元。村庄建设,他慷慨解囊2万元。赞助儿童,他让妻子送出1万元。活跃文化,他年年掏出数千元。庆祝“七一”,他赞助文艺演出3万元。在兴泰镇引长江水工程中,他带头捐款30万元……
创业道路上,袁卫华秉承着“夸父追日”的精神,不断追求,埋头苦干,做到生命不息、追梦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