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7月03日
我区在全省首家推行水稻育秧政策性农业保险
全区高效农业险种已有20多个
本文字数:831
本报记者 颜禹铭 通讯员 冉珈畅
“今年有没有投保呢?”“投啦,孙科长今年有没有新的险种啊?”“有啊,我们全区高效农业险种有20多个。”日前,区农委农险科副科长孙惠存到罗塘街道银穆村桂珍家庭种植农场,查看水稻育秧情况,了解农户水稻育秧种植险投保情况。
桂珍家庭种植农场水稻秧田规模达15亩。“水稻育秧受天气影响较大,高低温天气、雨水、大风等都会对育秧带来不小的损失。”有着15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负责人王万锁告诉记者,往年遇到这些情况,他只能自己承担,去年虽然也遇到了多雨的恶劣天气,不过参保的水稻育秧种植险帮他挽回了损失。
据介绍,水稻育秧种植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种,每亩秧田360元,因为是政策性的“联办共保”保险品种,政府将承担每亩288元的保费,意味着育秧户每亩只需缴纳72元,最高时每亩可获赔6000元。
以往我区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只保障秧苗入地到收获阶段,育秧阶段并不在内。去年我区申报的水稻育秧政策性农业保险获批通过,成为全省首家推行该险种的地区。这一政策的获批,完善了我区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确保从“种”到“收”一路为种植户保驾护航。
“去年由于暴雨等自然灾害原因,全区大多数育秧户受到损失。在接到农户报损后,区农保办及时组织农业专家到各镇农户家中查勘定损。经核实,去年全区秧苗受损面积1000多亩,总赔偿金60多万元,2016年底所有的赔偿金都通过涉农一折通打到农户手中,有效降低了农户育秧的风险。”孙惠存介绍。
据统计,去年我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在政府推动下,承保水稻面积44.3565万亩,实现了全覆盖。同年,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全区水稻受灾折实面积5933.54亩,结案赔付121.9436万元。及时便捷的理赔,使广大农户免受更大损失,受到了农户充分认可。
目前,我区2017年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民利益、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进而增加农民收入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预计今年全区投保亩数比去年增加50%。”孙惠存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符合条件的育秧户全部参加保险,让所有的育秧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