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5月26日

当好泰州金融改革创新先行者

——行长孔令平谈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本文字数:1331

本报记者 吴秀华

 

作为姜堰本土地方性法人机构,我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机制,各项存贷款地区市场份额均列全区各金融机构之首,较好地履行了农村金融主力军职责。日前,记者采访了行长孔令平,请他就我行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进行了介绍。

孔令平表示,去年底,泰州被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对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具体指导下,我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产品链,有效支持了区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截至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68.49亿元,其中,实体经济贷款115.38亿元,实体经济贷款中制造业贷款57.41亿元。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阳光信贷”工程,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继续放大“阳光信贷”“一次授信、随用随贷”的优势效应,不断丰富“阳光信贷”产品,向社区、小微企业延伸,加大创业、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对500万元以下农户、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贷款全部以“阳光信贷”模式进行评级授信,提升客户使用便捷性。目前共推出17种“金阳光”系列信贷产品,既有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又有政策性、创新性的扶贫小额贷款、“两权”抵押贷款、支持新能源产业“绿能贷”等,根据不同的营销主体,推介适用的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金融需求。

二是紧跟产业政策导向,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监管部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工作要求,以目标责任和考核激励为导向,不断提升信贷支农支小力度。大力调整信贷投向,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重点压缩存量过剩产能贷款,向科技、环保、绿色型客户及消费型贷款倾斜。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及环保型小微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及转贷业务,适当放宽其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加大对科技、环保、绿色型小微企业授信面、授信额、用信率等指标的考核力度。成立消费金融中心,大力拓展“乐居贷”“安居贷”“薪易贷”“工薪贷”等个人消费类贷款。4月末,我行科技型贷款余额9.99亿元,环保绿色型贷款13.63亿元,消费型贷款3.82亿元。今年共压缩存量过剩产能贷款1345万元。

三是强化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解决部分新兴小微企业担保难题,我行推出知识产权(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商业汇票、“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此外对优质企业实行免担保,创新开发并推出“税贷富”信贷业务,让规范纳税的小微企业享受基于纳税信用的融资服务,解决缺乏抵质押品的守信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批量授信方案,承诺综合一站式服务项目,一次性给予贷款、贴现、贸易融资、保函等表内外和本外币授信,在授信期限内保证其循环使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对下阶段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计划,孔令平指出,将进一步明确信贷投放重点,狠抓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主动对接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努力做到无缝对接,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有效益的小微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困难企业毅然扛起农村金融主力军责任,不抽贷,不压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其信贷需求,与企业共渡难关,努力实现二季度末我行制造业贷款比年初新增3亿元,年底制造业贷款比年初新增5亿元的信贷投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