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5月08日

24载,她待邻居如亲人

——记溱潼镇城南社区志愿者陈冬玲

本文字数:623

本报记者 范前锋

 

陈冬玲(右)给徐宗玉送菜

 

“把鱼洗干净了,等会烧好鱼汤给徐奶奶送过去。”日前,记者到溱潼镇城南社区陈冬玲家中采访时,她正在把丈夫一早钓回来的小鱼收拾干净。

陈冬玲今年69岁,是名老党员,退休后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余热。

陈冬玲口中的徐奶奶名叫徐宗玉,今年94岁,独自生活,加之行动不便,平时外出买菜都成为奢望。上世纪90年代初,镇区改造时,她搬到了陈冬玲所住的巷子里,相隔不到1分钟的路程。了解徐奶奶的家庭情况后,陈冬玲与徐奶奶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常上门照顾老人,并承担了为老人买菜的活儿。

每天早晨,陈冬玲到水都农贸市场购买物美价廉的蔬菜,回家洗净后再送去。家里烧菜时有老人爱吃的,也总会送去一份。渐渐地,买日用品、晒被子、洗衣服……徐宗玉的家务活都被陈冬玲承包了,俨然成了“孝敬的女儿”,持续至今已有24年。

去年,徐宗玉因营养不良,胃出血严重,陈冬玲设法联系上徐宗玉的亲人,将老人送去医院治疗,使其转危为安。徐宗玉病愈后,陈冬玲又去菜市场购买鲜肉和骨头煲汤,为她增加营养。

“冬玲真是太好了,没有她我也活不到现在。”徐宗玉颤颤巍巍地对记者说,无论大事小事,她有求必应,自己不爱吃荤,陈冬玲每次烧菜时总会为她单独炒盘素菜。

今年2月,陈冬玲的丈夫因痔疮大出血,急需去泰州治疗。临走前,陈冬玲放心不下徐宗玉,跑到社区找支部书记王杰英帮忙照顾徐宗玉。

“不是女儿胜似女儿”。陈冬玲用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尊老爱亲的含义,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