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1月04日

溱潼古庵存妙联

★高泰东 朱根庆

本文字数:775

释太虚(1889—1947),俗名吕淦森,浙江崇德人,曾任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16岁在苏州出家,21岁到金陵刻经处“祗洹精舍”研读佛经。溱潼镇湖西庄有座古秋水庵,庵中大殿的前柱的抱柱楹联为释太虚撰写并手书。

在谭嗣同以及中国同盟会会员栖云法师、华山法师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下,释太虚认识到中国的政治革命之后,佛教也必须进行革命,决心改革佛教,以佛教救国救天下。他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革新者,也是一位使中国乃至世界佛教起到历史性转折,重新迈上坦途的佛教伟人。

古秋水庵是在旧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旧庙建于明化成年间(1465—1483)。民国期间任泰县佛教会会长的润禅(1855—1934)幼年曾在此庙出家,民国九年(1920)年过花甲的润禅出资重修古秋水庵,并于次年秋落成。

古秋水庵庙小,但在宗教界的名望很高。从已知的第三代海珠起,总共6代18名法师中,有8名成了中国著名寺院的方丈,有3名出任从地方、省到中国的佛教会会长,有的则成为海内外佛教界的名流。

民国十三年(1924年),润禅法师70寿辰(法腊60,即出家60年),这一年夏,中国佛教会副会长、全国著名十大高僧之一的释太虚大师应泰州光孝寺住持培安的邀请主讲《维摩经》十多日,润禅法师一日不落地听讲。后来,释太虚受邀去如皋讲经,在途经的姜堰停歇,并在净业寺讲经。同日,润禅请大师为古秋水庵大殿作联。释太虚大师于是撰写了楹联:

剪来秋水双瞳,乐园宝池莲九品

携得西湖一角,古潭空月佛三身

此联对仗工整,既体现了庙的自然条件,又内涵五行学说和佛学经典,寓意奥妙无穷,而且书法精妙,实乃珍贵文物。非常可惜的是,抱柱楹联的刻字在“文革”中被铲除。2000年后,古庵恢复旧制,当地的文史学者朱根庆(1938年2月生)蘸黄漆以隶体补写了这副古秋水庵的专用楹联。

这一史实可以在《太虚自传》及《太虚年谱》中得到印证。从姜堰佛教史推断,《太虚自传》“姜堰西方寺”有误,《太虚年谱》“姜堰净业寺”可信。